找到相关内容1138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学生竟成为“垮掉的一代”?

    只有8.5%。“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像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”是这项调查得出的结论。这就隐含着以下危机。   (一)青年理想危机。大学生形象扭曲背后是大学生理想追求的危机,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规范,以及强大的竞争压力,导致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一些畸形认识,并导致个人追求的畸形,傍富、奢侈等现象的出现,无不是他们追求危机的折射。大学生追求危机是可怕的,因为大学生追求的危机直接影响到...

    杨小涅

    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1359257069.html
  • 儒释道三教文化: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

      儒释道三教文化: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 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深刻的生态智慧。从容有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,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,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,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消费主义...历史传统延续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。 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,是儒释道三家。儒释道三家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其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具体落实为一个“度”字。“度”就是分寸,就是节制,就是礼数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3682546.html
  • 和合与共融——企业家精神中的和谐因素

    市场经济有两个起点,每一个经济的个体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,这是资本的本质啊。每一个真实的个人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,这是人的本质。市场经济的动力正是从这两个起点开始,演出了剧烈竞争,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秩序。这才导致利益和利润的追求最大化,从而整体上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。   但我们看到物极必反,在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了遇到了极大阻力,这个东西靠市场经济本身条件是做不到的,需要文化传统。大家都是成功的竞争者,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795619.html
  • 人间之乐不宜求

    人间之乐不宜求  人们常说︰“我们一定要追求快乐的人生。”而今笔者主张“人间之乐不宜求”,岂非与世人唱反调?不错,我们佛教所讲的道理,是颇异于世俗的。由于人们的思想与观念是由个人的性格与嗜好产生,...七四年为人枪杀身亡。凡此种种,莫不是苦多乐少!  有人早出晚归,拼命追求财富,以为有钱便是万能,财富即是快乐。不知财富本身又具有极大的诱惑,使人赚十万想百万,得百万想千万,欲望无穷,无法罢手,如此不断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947654.html
  • 何建明观点:完满的人生 离不开宗教的关怀

    这些疑惑我们阅读下面这篇文章,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。   那些已经拥有了功名利禄的人,那些曾经有过而今失去功名利禄的人,那些仍在苦苦追求功名利禄的人,都在追寻同一个问题:人生何求?   前几年,每...都没有,穷得就只剩下钱了。”   这又让我想起丰子恺谈弘一大师出家所说的话。他说,人生本有三层楼,最下面一层是追求物质,满足物欲;再上一层是追求精神,满足精神享受;最上一层是信仰宗教,追求人生的超越...

    何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774864.html
  • 禅与东方人生态度

    人生价值的反省,悲叹人生多苦,追求精神解脱众苦而获永恒安乐,是印度人生态度的主要特点。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氛围下,佛教才得以诞生,禅学才得以发展。可以说,佛教禅学浓厚的出世主义倾向,深受印度传统思想影响...教义对人生更为重视,对人道伦理之力倡,有促使印度的人生态度既不致于走向否定人生价值、一味追求来世幸福之极端的作用,又可抑制作为印度传统出世主义、禁欲主义之补充的纵欲主义倾向。近世学者多将印度长期衰微的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0752888.html
  • 禅与东方的人生态度

    价值的反省,悲叹人生多苦,追求精神解脱众苦而获永恒安乐,是印度人生态度的主要特点。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氛围下,佛教才得以诞生,禅学才得以发展。可以说,佛教禅学浓厚的出世主义倾向,深受印度传统思想影响,与...对人生更为重视,对人道伦理之力倡,有促使印度的人生态度既不致于走向否定人生价值、一味追求来世幸福之极端的作用,又可抑制作为印度传统出世主义、禁欲主义之补充的纵欲主义倾向。近世学者多将印度长期衰微的原因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15456286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与生命珍宝相逢

      见护法师:与生命珍宝相逢   生命若是永无止尽的追求,   都是受这一念心所驱使,   所谓“珠不自珠,宝不自宝”,   世间最珍贵的,正是这一念能知能觉的心。   人,天天在...大学之邀主讲“与生命相逢”,他表示,人的一生都在汲汲营营追求“财、色、名、权”,真正离苦得乐,应寻找生命最珍贵的意义,认清生命的本质才不枉此生。   见护法师首先引用顺治皇帝“出家自叹诗”,探究人生的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1576914.html
  • 列无常观为入法之门的深刻道理

    的东西都逃不脱死亡的规律。那么为什么佛法将认识这一规律视为入法之门呢?这就要从佛教所追求的目标说起。   佛教所追求的目的无非就是快乐二字,无论初级目标转生人天,还是终极目标解脱轮回的涅槃和成佛,都是不同层次上的快乐。因为生命太苦太累,所以快乐就成了人类所追求的第一目标。   从人类的一切活动到外道的“升天堂”、净土宗的“往生极乐世界”都没有离开快乐的生活目标。假若人间是天堂乐园,谁还向往和...

    多识·洛桑图丹琼排

    |无常|无常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001565554.html
  • 生态美学的奇葩

    真谛,获得解脱和自由;在追求的境界上,道家生态美学追求“至人”、“真人”、“神人”的理想人格,它只存在于精神境界中,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实现,因此,其追求目标是有条件的自由境界,而禅宗生态美学则以自心无累的妙悟境界为追求目标,其追求目标是无条件的自由境界。邓先生细致、精辟的分析研究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原载《书屋》2004年6期 ...

    丁永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571111.html